營養須知 - 授乳期飲食建議|Anmum™ YOU&B

營養須知

營養汲取是影響發育的關鍵,母乳媽媽與孩子各自需要什麼營養?Anmum為你提供營養指南與飲食建議,務求每一餐都能滿足母乳媽媽與孩子的營養需求,做到補充能量、保障健康、促進發育的目標。

母乳成份天然,公認為初生嬰兒最理想的食物。除了營養豐富之外,還提供了他們所需的抗體,是配方奶粉無法取替。

母乳的成份除了水之外,主要營養成份有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維他命及礦物質等。母乳的熱量有一半是由脂肪提供,是神經系統的必需營養,有助BB腦部健康發育。當中含有小量的膽固醇,有助製造細胞膜穩定構造和神經系統的必需物質。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佔40%總熱量,以乳糖形式儲存,有助增強BB的腸道功能、促進蛋白質及礦物質的吸收,幫助身體健康發育。

至於蛋白質以乳清蛋白(60%)和酪蛋白(40%)為主,前者包含α-乳蛋白、乳鐵蛋白、免疫球蛋白等,均具有免疫功能,而酪蛋白的含量雖然比配方奶粉少,卻可以被BB完全吸收,毋須長時間分解,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。除此之外,母乳亦含有維他命A、C、B群,以及鈣、磷、鐵和鈉等礦物質,對BB的骨骼、牙齒、腦部發展均有重要影響。而配方奶粉主要的成份是牛奶,製作過程中會添加模仿母乳的營養比例,但含量卻遠低於母乳,亦欠缺天然抗體,因此配方奶粉無法完全取代母乳。

Reference:
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
http://www.fhs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/child/30030.html

對,母乳會根據各個階段自動調節營養成份,以滿足BB不同的成長需要。

為滿足BB的成長需要,母乳會自動改變營養成份作出配合,可謂是特別為他們度身訂造。

初乳指產後頭幾天所分泌的乳汁,質地濃稠、顏色較黃。初乳的份量不多,對BB卻極為重要,富含豐富的蛋白質,包括免疫球蛋白、乳鐵蛋白等,以及少量脂肪和維他命,為BB提供最重要的抗體和活細胞,抵抗病毒入侵。大概在產後第4、5天,母乳的顏色會逐漸變淡、營養成份慢慢改變,然後轉化為成熟乳。成熟乳呈淡黃色,成份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,如含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豐富的維他命及礦物質等等。

成熟乳有「前奶」和「後奶」之分。在同一次的授乳過程中,剛開始餵食的乳汁稱為前奶,乳汁較稀,含有大量的蛋白質、乳糖、維他命及水分等,主要提供BB所需的營養,而隨後所分泌的後奶,脂肪含量較高,呈奶白色和較濃稠,為熱量的主要來源,BB會感到飽肚。

比起懷孕期,母乳媽媽每天需額外增加蛋白質、葉酸、維他命A、碘、鋅和Omega-3,確保母乳能提供足夠營養。

母乳是BB最佳的食糧,而乳汁的營養成份與媽媽的飲食有直接影響,所以母乳媽媽要攝取均衡營養。相比懷孕期間,授乳期間要額外攝取蛋白質、維他命A、維他命B雜、碘和鋅,確保母乳中的營養含量。

媽媽飲食宜多樣化,以攝取均衡營養,可選擇全穀類的食物,如糙米、紅米等,每天吃4至5碗飯來滿足熱量需求。另外,多吃紅、黃色蔬果或深綠色的菜葉,如紅蘿蔔、南瓜、番薯等富含胡蘿蔔素的蔬果,胡蘿蔔素會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A,乃維持BB正常生長和免疫功能的必要元素,更有助視覺發展。媽媽亦應額外多吃1至2份肉類和蛋類(以1両瘦肉和1隻雞蛋為1份);同時,每週吃2次三文魚、鯖魚或罐頭吞拿魚等低水銀的魚類,以攝取足夠的Omega-3,並間中進食碘質豐富的海產和海帶。除此之外,不妨食用1湯匙原味焗果仁作為小食,攝取足夠的鋅,有助維持BB的免疫系統正常運作。

透過均衡飲食和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,一般已能滿足營養所需。若母乳媽媽未能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,則可飲用授乳期奶粉或服食營養補充劑。

Reference:
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
http://www.fhs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/woman/20036.html

母乳媽媽每天宜至少喝10杯清水或流質飲料,有助製造乳汁。

母乳成份中,其中88%為水分。母乳媽媽在產後應注意水分補充,確保攝取量充足,以促進新陳代謝及製造乳汁。根據衞生署建議,媽媽在哺乳期間,每日建議至少飲用10杯清水或奶、豆漿、湯水等流質飲料(每杯240ml),幫助身體製造乳汁。

很多媽媽往往感到口渴的時候,才想到要喝水,但此時身體已流失太多水分。如果媽媽沒有攝取足夠水分,雖然不會影響母乳中的水分含量,但身體製造乳汁會較慢,亦會使媽媽出現疲倦、無法集中精神、頭痛、便秘等情況,由身體發出警號以提醒媽媽要補充水分。當媽媽的尿液呈深黃色時,則表示需要攝取更多水分。媽媽應培養喝水習慣,例如每次餵哺母乳時,可以喝1杯水,確保有足夠的水分製造乳汁。

Reference:
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
http://www.fhs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/woman/20036.html

哺乳期間,需要攝取較平常為多的蛋白質,以維持母乳中蛋白質含量恆定,並供給BB充足抗體。

母乳中,蛋白質是主要營養成份,其中乳清蛋白含量豐富,較易吸收、消化,能為初生嬰兒提供免疫及抵抗力。初乳中的免疫蛋白,更可在BB腸壁形成保護膜,促進腸道發育,防止過敏原侵害,降低感染疾病的機會。

為助BB健康成長,媽媽宜增加蛋白質攝取量,以促進乳汁分泌,維持母乳中蛋白質含量的恆定。另外,不論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均需靜待傷口癒合。蛋白質具修補及建造人體組織的功能,增加攝取將有利傷口復原。因此,建議母乳媽媽進食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,如:蛋、肉、魚、奶製品、黃豆製品等。若懷孕期間正常攝取5-6份蛋白質,則哺乳期間需增加攝取至6-7份蛋白質,每份即1両肉、1隻蛋或豆腐¼ 磚。

Reference:
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
http://www.fhs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/woman/20036.html#7

每天宜增加500kcal熱量,助製造母乳;而過度節食會影響乳汁分泌,甚至導致BB營養不良。

普遍婦女每天需要攝取熱量2200kcal,而製造母乳每天所消耗的熱量約400至500kcal,因此母乳媽媽需要額外攝入400至500kcal熱量,即相等於多吃1碗飯、1両肉和1杯奶類。媽媽在餵哺母乳後,特別容易感到肚餓,故建議少食多餐,並選擇高纖食物,如紅米或糙米和瘦肉、魚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。小食方面,宜選擇高鈣、高蛋白質的食物,如母乳媽媽1天應攝取的2份奶類中,可飲用授乳期奶粉、乳酪、加鈣豆漿或兩片芝士等,確保母乳能提供足夠的養份。

大部分的媽媽都希望產後快速修身,但過度節食會影響母乳分泌。事實上,餵哺母乳能促進乳汁分泌,加快體內新陳代謝,所以媽媽毋須刻意節食減重,否則可能影響母乳製造。媽媽如想回復懷孕前的體重,除了掌握飲食要點,亦建議進行簡單、低強度的運動,有助加快修身效果。不過,媽媽的體重過輕有機會影響乳汁的濃度和份量,導致BB營養不良,根據美國婦產科學院(ACOG)建議,母乳餵哺期間,媽媽最理想的減重速度為每週0.5kg。

Reference:
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
http://www.fhs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/woman/20036.html#6
IOM RDA(Anmum Ref. p4)

媽媽的鈣質會分泌至乳汁中,建議每天攝取1000mg鈣質,多吃高鈣食物,如牛奶、片裝芝士、深綠色的蔬菜等,以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。

除了懷孕期間需要攝取足夠的鈣質,在產後補充鈣質亦同樣重要。有研究顯示,由於受到產後的荷爾蒙改變,加上母乳媽媽每天會分泌250至300mg的鈣質到乳汁,所以在餵哺母乳的首2至6個月期間,可能會流失5至10%骨質。不過,母乳媽媽不用為此而擔心。母乳媽媽在停止餵哺母乳後,其骨質密度增長幅度相比沒有餵哺母乳的媽媽為高,一般都會回復至懷孕前的水平,所以只要確保授乳期間及其後的飲食營養均衡,尤其吸收足夠鈣質,餵哺母乳並不會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。

傳統中國人會用豬骨或魚骨煲湯「以形補形」,雖然骨頭含有鈣質,但鈣質不溶於水,所以湯水的鈣質含量很低。每碗豬骨湯的鈣質只有大約2至10mg,即是要飲用50至250碗豬骨湯,才相等於1杯高鈣奶的鈣質份量。建議母乳媽媽在早、午、晚三餐中,多進食含豐富鈣質的食物。香港衛生署建議,每天進食2杯奶類,如低脂或脫脂牛奶(每杯約含300mg鈣質)、低脂片裝芝士(每2片約含300mg鈣質)、低脂低糖乳酪(每杯150g含300mg鈣質)等奶類或加鈣豆類製品。

除了奶類製品之外,深綠色蔬菜如白菜(每碗含158mg鈣質)、芥蘭(每碗含94mg鈣質)等,連骨食用的海產如罐頭沙甸魚(每100g含240mg鈣質)、蝦米(每10g含55mg鈣質)、芝麻(每100g含975mg鈣質)、開心果(每100g含105mg鈣質)、杏仁(每100g含264mg鈣質)等果仁,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鈣質。不過,果仁的脂肪含量較高,其鈣質的吸收率亦較奶類製品為低,媽媽每天建議進食約30g便足夠。

倘若媽媽患有乳糖不耐症、腸易激綜合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等病症,未能從奶類食品攝取足夠鈣質,可以諮詢醫生意見,服用鈣片補充劑,並遵從醫生建議的食用份量。母乳媽媽每天需要1000mg的鈣質,因此飲用2杯授乳期奶粉、低脂牛奶或奶類製品,並配合進食深綠色蔬菜及適量果仁,保持均衡飲食已能補充足夠鈣質。媽媽切忌攝取過多鈣質(>2500mg),否則有可能妨礙身體吸收鐵質和鋅,也會導致腎結石。

懷孕期間以至產後授乳,均需攝取適量葉酸,以促進細胞正常生長及分裂。一般正常婦女,每天應攝取400μg葉酸,懷孕期額外補充200μg,授乳期則額外補充100μg。維持健康的同時,BB亦能通過吮吸母乳獲取足夠葉酸。

作為維他命B雜成員,葉酸是合成DHA和分裂細胞必不可少的營養素。已知葉酸對懷孕期間婦女非常重要,可預防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。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營養研究室在1999年,曾於《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》指出授乳期補充葉酸有其必要。授乳將消耗媽媽體內大量葉酸,增加高半胱氨酸含量,或引發心血管疾病,並影響下次懷孕時體內之葉酸濃度。

除此之外,攝取適當葉酸有助提升母乳質量。母乳中的葉酸,具造血功能,主要製造骨髓中紅血球合成所需物質。BB一旦缺乏葉酸,可致貧血、舌炎、胃炎或消化道病徵,甚至影響發育速度。所以,母乳媽媽宜適當補充葉酸,每日攝取500μg,可多進食綠葉蔬菜、新鮮水果、穀類早餐等,均蘊含豐富葉酸。但請留意,葉酸容易揮發,烹調時建議快炒,避免流失營養。如有必要,可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,服用葉酸片或補充劑。

Reference:
http://cocomammy.com/%E8%82%B2%E5%85%90/bonyu-yousan/#i-2
IOM RDA(Anmum Ref. p4)
https://health.wedargroup.com/哺乳婦女也需要補充大量葉酸/
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營養研究室:《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》 1999 Ameri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
http://ajcn.nutrition.org/content/69/2/285.full

引起疲累的原因,存有個人差異,可能源於育兒煩惱,或與睡眠不足有關,也可能是來自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壓力。但原來,身體缺乏維他命B雜,亦可引致疲累,母乳媽媽可考慮調整飲食,從改善體質做起。

維他命B雜是補充元氣的「妙藥」,是身體能量、營養代謝的輔酶。適量攝取維他命B雜,能把食物轉化為肌肉活動所需能量,支撐人體各大功能運作。一旦攝取不足,細胞將缺乏能量,容易造成疲累,引發神經病變、口角炎、惡性貧血等問題。由此可見,若母乳媽媽缺乏維他命B雜,確有可能感到疲累。

維他命B雜各司其職,俱能轉化食物為身體能量,消除疲勞。維他命B1參與糖類代謝,多存在於穀類食物,如:糙米、燕麥、玉米、瘦肉等。維他命B2主要把糖質、蛋白質及脂質轉換為能量,可從牛奶、奶製品、肝臟、深綠色蔬菜中攝取。維他命B6,則與體內100多種酵素的化學反應有關,同時幫助BB腦部發育,鞏固免疫系統。維他命B12有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,減輕母乳媽媽的煩躁與不安。

因此,建議母乳媽媽藉由補充維他命B雜,提升代謝力,緩和疲累症狀。值得留意的是,維他命B雜還可製造分泌乳汁所需之能量,提高母乳營養品質,滿足BB成長需求。

母乳媽媽建議每天應飲用兩杯高鈣飲品,牛奶、豆奶、米奶、授乳期奶粉各有好處,媽媽可按自身需要作出選擇,來滿足營養所需。

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,以一盒236ml的全脂奶和高鈣低脂奶為例,前者含有260mg的鈣質;後者的鈣質更高達401mg。牛奶的鈣質天然,容易被人體吸收。牛奶中的脂肪大部份屬於飽和脂肪,容易增加膽固醇和體重。媽媽可考慮飲用高鈣低脂奶或脫脂奶或奶粉。而且牛奶中的蛋白質含有色胺酸,有助提升身體的血清素,令人心情愉快。

豆奶含有大豆異黃胴,乃一種抗氧化營養素,以及含有不飽和脂肪酸,對心血管有益,更可降低患上乳癌的風險,適合患有乳糖不耐症人士或素食的媽媽飲用。其蛋白質含量雖可媲美牛奶,但鮮磨豆漿的含鈣量低,所以在購買前,應先仔細看清楚營養標籤,宜選擇添加鈣質且低糖的豆奶為佳。

對牛奶、大豆、果仁和小麥過敏的媽媽,則可以飲用米奶。顧名思義,米奶是用米提煉出來的飲品,其致敏蛋白比較低。不過其澱粉質較高,如媽媽飲用一杯米奶,就可以要減少2份五穀(2/3碗飯)的攝取量。市面上更有一些品牌添加了糖份,媽媽選購時一定要留意標籤。此外,米奶的鈣質含量非常低,營養價值不及牛奶,可以考慮一些有添加鈣質的米奶,或需從其他食物中補充鈣質。

至於授乳期奶粉是特別為餵哺母乳的媽媽而設,比一般的牛奶添加了更多的營養素。建議選擇一些額外添加媽媽所需營養的授乳期奶粉,包括鈣質、葉酸、益生菌、DHA、鐵質、維他命C、維他命B雜等營養素,以補充授乳期間的額外營養需要,而選擇低脂配方,更有助控制體重。

因此,媽媽可根據體質而選擇合適的奶類飲品,以吸收足夠的營養。